的女儿李敏(右)与的女儿刘爱琴(左)在纪念活动流。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原标题:俄向中国老兵颁卫国战争章
两名受勋者或参加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
京华时报讯(记者潘珊菊)今年是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昨天下午,俄罗斯驻华大举行向32位中国老兵授予“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
老兵仍可用俄语交流
昨天,32位中国老兵代表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来到俄罗斯驻华大。虽已年迈,但一谈到当年经历的点滴,很多人仍然可以用流利的俄文表达内心情感。记者看到,每位老人的眼神都坚定有力。
俄罗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在场32位受勋者颁发章。该纪念章授予那些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事业(在战场或在后方)做出了贡献的俄罗斯及外国以及无国籍人士,每枚章都附有带编号的具名证书。
安德烈杰尼索夫在致辞中说,战争期间你们都很年轻,有的人还只是孩子,战争给你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俄罗斯此次颁发纪念章,是向曾经为俄罗斯打败做出贡献的老战士表达感激。“你们没有在战争面前,挺身而出与苏联患难与共,你们在交通队值班、在医院工作、给俄罗斯军队缝制军服,俄罗斯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这些为和平而斗争的国际友人”。
安德烈杰尼索夫说,今年9月,两国将共同举办纪念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两国人民将不忘战争、铭记历史。
为已逝者默哀1分钟
遗憾的是,有些纪念章的获者已不在,在座人员集体起立为那些逝去的老战士默哀1分钟,以表悼念。
据了解,本次已确定的受勋者共有53位,但由于年龄、疾病等原因,部分受勋者昨天无法抵达大。俄罗斯驻华大新闻官罗曼表示,将由工作人员另行安排隆重仪式,或在获者家中颁发。
两人或参加红场阅兵
全国政协副王正伟出席了昨天的纪念仪式。王正伟说:“在座各位都是二战亲历者,也是两国和两国人民特殊友谊的者,更是为取得反战争胜利出过大力、受过大苦、立过大功的贡献者。”王正伟表示,70多年前,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为当前关系奠定了基础。70年后的今天,两国更要珍视和巩固传统友谊。
当天,一名受勋者向记者透露,将有两名中国老兵受邀赴俄罗斯,参加5月9日俄方举办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
新中国档案事业开拓者曾三之女曾芳兰
“我10岁时瘦得像个6岁小孩”
曾芳兰是老一辈家、新中国档案事业开拓者曾三的女儿,当年父亲在苏联学习由于地下工作需要,不得不留下曾芳兰独自一人回国。
曾芳兰说,卫国战争期间,她和国际儿童院的小孩生活,一天只能吃到一块不到二两的黑面包。当时实际年龄10岁的她,看起来瘦得像个6岁儿童。“老师都上前线去了,留守的老师要照看四五十名孩子,我那时和大班的孩子一起去慰问伤员。”
1945年战争结束后,很多伤残战士被送到儿童院旁的疗养院,由于身体留下重创,很多人得了忧郁症,有轻生的念头。儿童院组织孩子们去疗养院给他们唱歌、朗诵诗文、念,想办法让他们忘记战争带来的伤痛,鼓励战士们要活下去。“战争都胜利了,为什么不想活?”曾芳兰言谈中略有哽咽。
“我8岁就亲眼经历,当时情况太了,他们活下来,我们也活下来,看到俄罗斯度过这场战争,我们非常感激苏联和苏联人民。”曾芳兰说,“在下俄方还给中国孩子创造条件,让我们安全活下来,并把我们顺利送回国,这段经历我永远难忘,我们曾一同经历的那帮孩子如今仍会把苏联(俄罗斯)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近百后代在俄亲历战争
上世纪30年代初,为和抚养在各地的烈士遗孤和者后代,中组织决定将这些孩子,陆续送到苏联国际儿童院,其中极少数孩子从法国转道苏联或从东北到达苏联外,绝大多数由新疆赴苏。1941年最后一批中国孩子到达苏联。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近百名孩子在国际儿童院受教育成长,其中20多人出生于苏联。
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的中国家的后代及家属有很多,包括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女儿李敏、的女儿朱敏、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和儿子蔡博、和何宝珍的长子刘允斌和女儿刘爱琴等人。
在那里,他们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和主义集体主义的熏陶,同时也经历了伤病的和战争的洗礼。
1950年,中国与苏联局达成协议:凡在18岁以下的孩子都送回中国,18岁以上青年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回国。之后孩子们都义无反顾回国,在这块他们父母生长并为之战斗洒过热血的土地上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