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自学的乐器与自乐器对女性身体好吗

退休后很多老人选择学习乐器来丰富生活,有些老人学的认真仔细,一招一式的练,有些老人觉得老年人了玩玩就行了。无论你是抱着什么目的学乐器,都会面临保持学习兴趣的问题,有的人刚开始热情很高,慢慢就没兴趣了,以至于半途而废。以下五招让学乐器的老人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一,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固定时间练习能形成习惯。每天到时间就会想起练习。

第二,练习的时候先完成每天必练的练习曲,然后在练习乐曲。不要一上来就急着奏乐曲,忽略基本功训练。练好基本功,奏曲子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三,遇到难题不要绕过,要坚持一点一点攻克。不要一直演奏能完成的曲子,有困难的就不爱完成。要主动走出舒适区,不厌其烦的磨练一个难题,突然发现有了进步,你会很有成就感。

第四,给自己订个小目标,可以是掌握一个技巧,也可以是突破乐曲中有难度的片段,要求自己多长时间完成。不要急于求成。

第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当你能完美的演奏乐曲,受到别人夸奖和羡慕时,你会兴趣大增。

许多老年人买了乐器时间不长就放弃了,令人惋惜。如果我说的能帮到你,欢迎留言点赞关注转发

 

古筝,21根琴弦,可咋区别哪根弦是哪个音啊?这是好多人,面对着一张古筝的时候,心里惴惴不安的想法。可我偏偏对古筝好奇。尤其是当我听到古筝演奏的《琵琶语》,更是坚定了我学习古筝的想法。

上网搜索,网上有免费的古筝课程,几节课学习下来,我已经痴迷得沉醉了。

原来,古筝的21根琴弦排列,和钢琴的黑白键排列非常相似。都是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排列。只是古筝的琴弦低、中、高音区域,是五声音阶排列的,其中,4音和7音,是要依靠演奏者,按压3弦音和6弦音。这样,一个完整的1234567音区,就得到了。剩下的,就靠学习者自己牢记了。

为了让学习者方便记忆,从倍低音区到倍高音区,5音琴弦,都被制作成绿色或者红色的,这样,学习者或是演奏者只要看到绿色或红色琴弦,自然就会顺利地找到和它相邻的音。

理论学习明白了,网购一张敦煌牌的双鹤朝阳古筝。

当我把古筝的21根琴弦音调教准确后,用大指和食指上下弹奏古筝的琴弦,一段行云流水般音乐声进入脑海中,那种陶醉加满足,仿佛是久在荒漠中行走,突然遇到了一眼清泉,感觉身体在飞升。我竟然也能弹这么神圣的乐器了!

古筝的指法不复杂,除了勾托抹托四个手指不停变换,看似有点复杂,其余的上滑音、下滑音,搖指,扫指,大撮,小撮,回滑音,颤音等指法,就是一个熟悉过程。当然了,学音乐耳朵要灵敏,弹奏一个音,要能立即听出来这个音是哪一个音,低音还是中音抑或是高音,这是日常练习的功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

戏曲界有句话叫“不疯魔不成活”。说的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痴迷到“疯魔”状态,才能把人物塑造好。

学习一样乐器,也需要有“疯魔”的状态。为了学习好勾托抹托这个指法,我有时间,右手就不停地勾托抹托。勾就是用右手的中指勾琴弦,托是右手的大指向古筝前弹琴弦,抹是右手的食指向身体方向弹琴弦。这样,勾托抹托,构成了古筝中非常重要的指法,一般在弹奏快节奏的音节时,用到这个指法。

我感觉弹古筝最难学的是搖指。搖指是指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义甲,在一根琴弦上做托劈动作,刚开始弹速度慢,但动作练习好以后,速度会越来越快,弹出来的音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大部分人,都有这个习惯,就是还没有学会走,就要先跑,学习乐器也如此。刚刚掌握了古筝的音阶排列,学会了勾抹托搖指以及上下滑音,就迫不及待地想弹乐曲啦。

《茉莉花》,《牧羊女》,《女儿情》,《春江花雨夜》,一首一首曲子弹下来,沉醉在音乐的美妙意境之中。

一天,突然在网上,发现了《渔舟唱晚》古筝曲的教学,而且是全版本的,只要有恒心,就能学下来。要知道,这可是国内的古筝名家教学啊。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大美事情啊!于是,我又“疯魔”了,开始学这个曲子。这是古筝四五级的曲子,需要双手配合,不仅有上述的指法,还有颤音,大撮,小撮,花指,基本上涵盖了古筝所有的指法。一天天学下来,一周后竟然能弹出来完整的曲子了。

虽然指法不是很娴熟,但自己欣赏完全可以了。弹一个颤音,再弹一个下滑音,配上回滑音,静心听着琴弦发出的每一个音,古筝所表达的意境,早已经令人沉醉了。

现在,这个曲子成为我每次想弹古筝时,必弹的曲子了。

此外,还有一个曲子叫《挤牛奶》。是描写草原人民的快乐时光的曲子。这个曲子的最后,就要用勾托抹托的指法,而且要弹得快速干脆,不能拖泥带水,表现草原人民快乐的时光。还要双手配合伴奏弹奏,这也是古筝学习的难点,有点和钢琴的双手弹奏相像,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当初最令我心动的《琵琶语》,也在努力学习中。

通过自学古筝,我总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啊,没有天生笨拙的,只有天生懒惰的。想学什么,抓紧时间学。想做什么,抓紧时间去做。学会一两样乐器,愉悦了自己,丰富了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资料图片